益最大化,而蒙骗朝廷与百姓的。只因世家掌控着言论风向,故而传出了这样的话。”
朱元璋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回答道:“这话说得倒也没错呀!圣人之言,自有其深意,亦是治国之道。在我朝,读书之人受尊崇,乃是为了培养栋梁之才,辅佐朝廷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然若如你所言,世家以此谋私,确有不妥之处。但我朝自当以我朝之实际情况考量,农乃国之根基。
朱雄英恭敬地站在朱元璋面前,神色坚定而自信,缓缓开口道:“皇爷爷,孙儿近日对商人之地位与作用有诸多思考,愿与皇爷爷分享。今世人常言士农工商,商人居末,然孙儿以为,商人之贡献实不应被小觑,其于国家之重要性,并不亚于士农工。”
“皇爷爷您看,商人虽不似农夫直接耕耘土地产出粮食,然他们却在物资流通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商业活动能让各地之特产得以在广阔地域内流转。
例如,江南之丝绸,精美绝伦,若无良商运作,恐只能局限于江南一隅,无法为北方百姓所享用,亦无法成为我大明对外彰显国威之瑰宝。
商人通过贸易,将丝绸运往四方,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更为国家赚取了丰厚财富。他们以敏锐之市场洞察力,把握供需关系,使得资源得以合理配置,此乃商人于经济流通方面之大功也。”
“再者,商人在促进经济繁荣方面贡献卓着。他们敢于冒险,投入资金,推动各行各业之发展。工坊若要扩大生产,需商人提供资金支持;新的技艺发明,若无商人助力推广,恐难造福大众。
商人的逐利之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积极寻找商机,开拓市场,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盛。众多城镇因商业繁荣而崛起,百姓生活亦因之更加丰富多彩。商业之繁荣,亦能吸引大量人口聚集,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为国家增添活力与财富。”
“而且,商人在税收方面亦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商业活动的兴盛,带来了可观的税收收入。这些税收可用于国家建设、军事防御、民生改善等诸多方面。
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充足的财政支持,而商人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依法纳税,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