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特么的,他跟武谷良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好啊,相好的都是同一个。

    不过人家你情我愿的,小寡妇跟了他们两个,靠着山货日子倒也过起来了。

    大兴安岭的山太高,路太远了,这年头山货都是自家消化的,很难向外销售。

    不过以唐河他们的路子,各镇上的饭店就消化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小寡妇很实在,确确实实是把最好的山货挑出来给他们,绝对不会往里掺假。

    就这当年的榛蘑,个个都是大指拇大小,刚刚开伞盖的蘑菇丁,就这卖相,就是极品中的极品,丁点老蘑碎蘑都没掺。

    把蘑菇榛子啥的都称好了算好了帐,唐河领着小寡妇的两个孩子去了老哥哥大老姜家里吃饭喝酒。

    大老姜别提多开心了。

    唐河姐姐一家已经搬到了镇上去了,算是城里人了。

    在这年头,对于农村人来说,住在城里,别管有没有编制,有个正经工作,都算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但是唐河还认他这个拜过把子的老哥哥,那就是个仁义敞亮人儿。

    哥俩喝了一阵子酒,大老姜略带一些为难地说:“兄弟啊,你们别光收小袁家的蘑菇啊,真要有路子的话,别人家的也收一收嘛。

    这年头大家都难,都想赚点零花钱啊!”

    唐河立刻一举杯,打断了大老姜的话。

    “老哥,这事儿咱就别提了吧!”

    大老姜一提这个,唐河就生气。

    除了小寡妇那里,别人送来的蘑菇唐河磨不开面子也收过两回。

    结果不到三天,黄胖子就跑来找他哭。

    高价收的蘑菇,要的就是品质。

    结果你看看,这袋子里头,除了上面是上好的蘑菇之外,往下面啥都有,用碎蘑菇充数的都算好的,喷水压称算是有良心的。

    还有直接往里头塞草叶子充数的,这不是坑人嘛。

    唐河当时就怒了,但是回头来找,人家又撒泼又打滚的,出了门就概不认帐,没有一丁点售后的意思。

    唐河索性也懒得再收这些玩意儿了,主要是懒得废那个心思。

    我这辈子,就想活得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