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晚间回来时,她叫下人在外院收拾出一排配房,备好丰富的吃食。
不多时,一个马队席卷而来,这一队统统是正当年的汉子。
长年务农打造了他们结实的身体。
胭脂为他们买了新衣,配了长刀,租了马匹。
整个队伍看起来焕然一新,先在气势上就和家丁们不一样。
这些人来自同一个宗族,相互熟悉,更加团结,马队一到,就如一队彪悍的军人,胭脂叫门房开了大门,将这些人安排进自家外院配房。
她对家中下人说,“咱们爷生了病,家里只我一个妇道人家主持,为防生乱,这些是我回娘家请来的护卫。”
大家噤若寒蝉,不曾想过平日温和可亲的夫人,家中背景这么厉害。
小县城最缺话题,胭脂这一举动很快就传遍整个县。
越传越玄,有人说她是当朝太宰的女儿。
胭脂听了珍珠出门学回来的闲话,笑得前仰后合。
时机成熟,第二天,她带着这队人马,人人缠着头巾,穿着护心甲,威风凛凛,队伍中间护着的,是她的马车。
队中还有一个文人打扮的男子,是她家的账房先生。
到了药铺,里头正热闹。
小李总管在柜前招呼客人。
对于传闻,他也听了几耳朵,并没当真。
直到那一队人马停在铺子门口,他才知道传闻都是真的。
打头的男人,没小李总管这样高壮,却精悍得很。
他下了马,亲自为胭脂打开车帘道,“夫人小心。”
珍珠先下来,伸手扶着胭脂下车。
街上看热闹的人马上围上来。
一年里不定有这么一次热闹瞧,谁也不想错过。
大家看着一位身着华服的贵妇人从车上下来,一头的珠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乌发如云,高高盘起,步摇晃动,上面的珍珠颗颗温润晶莹。
胭脂的妆扮比之县太爷的夫人不知贵气多少倍。
一队护卫都下马,一半在外,一半在内,分为两队。
胭脂这才缓步走入。
店里吸烟的客人都不吸了,放下烟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