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承担经济责任,导致企业缺乏明确的产权关系;二是投资主体单一,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导致企业资金来源单一,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三是企业资产呆滞,国有资产流失、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企业资产利用效率低下;四是政企职责不分,政府兼具社会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职能,导致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五是经济效益不佳,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和压力,企业缺乏动力和激励机制,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六是管理机制僵化,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市场需求;七是缺乏创新和灵活性,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办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社会资源分配向重工业倾斜,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有企业发展和职工生活所需的社会化配套服务体系很不发达,这就逼迫国有企业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设施,甚至不计成本和代价,尽量建立完整的封闭式社会性服务体系,造成企业沉重负担。
别的不说,就拿职工住宅供水、供电、供气及物业的“三供一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承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消防市政等其他机构五个方面来说,每年的花费,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再加上现在开放搞活,实行市场经济,煤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炭价格不断下降,企业效益下滑,矛盾更加突出。
在这种形势下,依靠个人努力能把企业搞好,打死他也不相信。与其这样,还不如趁乱给自己捞个实惠,满足一下自己的私欲来个痛快。
虽然他在大会小会上高谈阔论、正气凛然,在人前装出一副一心为公、中规中矩的面孔,但在内心深处,始终信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制度完善,自己这个领导的操作空间就小了,大家都按规则做事,谁还想到领导?反之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自己更容易操控局势,把权力集中,掌控在手中。
因为乱象丛生,谁都不服谁,谁也无法拍板,员工之间拉帮结派,部门各自为政,相互扯皮,不管有事没事都得找领导批示、汇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搞乱了,大家都得抱他大腿,依赖他。
如果一个单位井然有序,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