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聚在一块儿,叽叽喳喳地商量着要给李秀母子做一顿丰盛的欢迎宴,把家里平日里舍不得吃、留着过年或者招待重要客人的那些好食材都拿了出来,你拿几个鸡蛋,我拎一块腊肉,纷纷往做饭的大锅里添着东西,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映照着大家满是笑容的脸,那脸上也都挂着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在意,就想着能做上满满当当一桌子好菜,好好庆祝这个让人开心的日子呢。
村里的孩子们也兴奋极了,撒着欢儿地在村子的小道上嬉笑奔跑着,全然不顾那滚烫的地面和炽热的阳光。小道两旁的草丛里,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在暑气中依然倔强地绽放着、生长着,五颜六色的,在微风中轻轻点头,像是在为孩子们的欢乐助兴,偶尔还能看到几只蚂蚱被惊得蹦跳起来,转眼又消失在草丛里。孩子们手里拿着自己用废旧彩纸精心折的小玩意儿,有千纸鹤呀、小纸船啥的,都宝贝得不行,说是要送给小弟弟当礼物呢。老人们则坐在村口的石凳上,那石凳被岁月打磨得十分光滑,泛着淡淡的光泽,可坐上去依旧感觉热乎乎的。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手中的蒲扇慢悠悠地摇着,带来些许热风,感慨着这一场磨难总算是过去了,也一个劲儿地夸赞着村子里这互帮互助的好风气,说:“咱向阳村啊,不管啥时候,只要一家有难,大家伙儿都会伸出援手,这就是咱的本分呐,有这样的风气,再难的事儿咱也不怕。”
到了李秀母子回村的那天呀,阳光格外明媚,天空湛蓝得像一块澄澈的宝石,没有一丝云彩的遮挡,那火辣辣的太阳毫无保留地释放着它的热情,将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片耀眼的金色光辉之中,仿佛老天爷也在为这对历经磨难的母子送上最炽热的祝福呢。村长带着一众村民,老早就等在了村口,村口的大槐树此时也像是充满了喜悦,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洒下一片斑驳的阴凉,可树下的人们还是热得汗流浃背,却都顾不上擦一擦,伸长了脖子,眼神里满是期待与喜悦,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不多时,一辆慢悠悠的牛车缓缓驶进了村子,牛车的木轮在村道上“嘎吱嘎吱”地响着,压过地面的小石子,带起一小片尘土,那尘土在阳光里飞舞着,很快又落下。车上坐着李秀母子、张悦,还有那几个帮忙拿东西的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