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懂得为家庭分忧。
李秀的公婆,两位老人自从得知儿子儿媳为债务发愁后,也日夜忧心。公公不顾自己年迈体弱,除了修理和制作农具,还主动去山里砍些竹子,编织成竹筐、竹篮,让张山拿去集市上卖,增加收入。婆婆则把自己积攒多年的一些首饰,偷偷地托人拿到镇上换了些钱,想帮衬着家里。“我们老两口也没别的本事,能帮一点是一点,可不能让这债把孩子们压垮了。”婆婆心疼地说道。
而李秀的父母在听闻女儿家的困境后,心急如焚。李秀的父亲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在周边村落颇有名气。他得知消息后,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吃饭的家伙什——那套陪伴他多年、磨得发亮的木工工具,便不顾路途遥远,徒步赶来了向阳村。
到了向阳村后,李秀的父亲顾不上休息,就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家具需要修理或者打造。他每到一户人家,都会耐心地倾听主人的需求,然后用他那粗糙却灵活的双手,熟练地操作着工具。无论是摇摇欲坠的桌椅,还是破旧不堪的衣柜,在他的巧手下都能焕然一新。
为了能多挣些钱帮女儿家还债,李秀的父亲常常从清晨忙到深夜。饿了,就啃一口自带的干粮;累了,就靠在墙边歇一会儿。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他的眼神中却始终透着坚定和执着。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精湛手艺,他挣了些钱,一分不少地全部交给了张山。“孩子,先拿去应急,日子会好起来的。”李秀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李秀的母亲同样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她留在家里,全心全意地帮着李秀一起照顾家禽。每天天还没亮,她就起床,去鸡舍里捡鸡蛋,给鸡鸭喂食。她还把自己擅长的腌制小菜的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李秀。从挑选新鲜的蔬菜,到调配独特的酱料,再到掌握腌制的时间和火候,每一个步骤她都耐心指导。
李秀的母亲笑着对李秀说:“闺女,咱们把这小菜腌制好了,拿去集市上卖,也能换些钱呢。”在她的指导下,李秀腌制的小菜越来越有味道。母女俩看着坛子里满满的小菜,仿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们想着,等这些小菜腌制好了,拿到集市上,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第二天,福宝和禄宝天不亮就下了地,他们更加用心地照料着庄稼,希望能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