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听着周桥激情澎湃的话语,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们望着自家孩子那稚嫩却又因劳作而略显粗糙的小手,心中五味杂陈。
周桥描绘的未来是如此美好,可现实的难题却如同一座大山,横亘在他们与孩子的教育之间。
莲花婶子率先打破了沉默,她微微叹了口气,对着周桥说道:“桥啊,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可你看看,现在上学哪有那么容易啊。”
说着,她掰起手指,认真地给周桥算起账来:“学费每个学期就得8块钱,书本费、学杂费每个学期也得10块钱左右。你知道的,现在学校里的桌椅都是学生自己带,咱们还得给孩子准备桌子椅子,这七七八八的费用加起来,一个学期就得20多块钱。一年两个学期,这一算下来,可就接近50块了。”
周围的村民们听着莲花婶子的计算,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无奈与苦涩。
莲花婶子继续说道:“咱们农民,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能赚个一两百块已经很不错了。这还得减掉要交的公粮,还有家里平常的吃喝用度,一年到头,剩不了几十块钱。虽说现在咱周家村因为跟着你种中药材,多少有点钱了,可一家也就勉强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实在是供不起那么多孩子啊!”
一位大爷也在一旁搭话道:“是啊,桥啊,咱们不是不想让孩子上学,是真没这个条件。你说这可咋整?”村民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周桥身上,仿佛他是那个能解决一切难题的希望。
周桥听着村民们的诉说,心中的愤怒渐渐被理解和同情所取代。
他深知,村民们的话句句属实,在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教育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他转头看向陆敏舒,陆敏舒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对他的支持。
周桥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叔叔阿姨们,我理解大家的难处。你们放心,这件事我来想办法。我决定全额资助周家村所有十八岁以下的孩子上学,如果有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我也愿意继续资助他们。”
此话一出,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眼中既有惊喜,又有怀疑。
“桥啊,你这可真是个大工程,得花不少钱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