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的不易,还有自己生平等等。
他不愿意露脸,但是配图却是这样一个胎记。
作家说,这个胎记是他出生时就有的,小时候因为它,遭受不少嘲笑,可他一直坚定认为,这是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所幸,他做到了。
通篇下来,极其励志。
当年他连载的小说,谢昭刚好也看过,光怪陆离,自成世界,因此这篇报道,谢昭额外留意了一下。
这么多年,内容忘记了,可那个胎记的图片,他却记得极其清楚。
谢昭放下了筷子。
他盯着青年,脑袋里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报纸内容。
84年。
算一算,也就是再过一两年,面前青年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将会横空出世。
到了那时,一字千金,出版社排着队和他联系,风光无限。
可再瞧他现在?
这副落魄的模样,谁又能将他们联系起来?
谢昭脑海里飞快转过。
他明年高考,就要去京都,到时候江城将会成为自己的大本营。
最重要的是,这里是他的根。
因此,江城电台这个宣传渠道,自己不愿意放弃。
稳扎稳打,哪怕到时候在京都混不开,他也能回来,有自保之力。
而到了那时候,自己去了京都,肯定就没有这么多精力,继续给江城电台提供文稿。
所以。
这个青年,未来的闻名的大作家,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心思落定。
谢昭起身,又让老板娘下了一碗大排面,等面好了,他付了钱,端起来,朝青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