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以《乔厂长上任记》和《雪国列车》进行了突出的评论和探讨。
原因是评委会,在确定第一名归属的时候,因为这两篇文章产生过争执。
甚至可以说,两篇文章不分伯仲。支持人数罕见的出现了对半开。
自去年《人民文学》第七期刊登《乔厂长上任记》之后,读者界和文学界对于这部作品的关注和呼声很高。甚至不亚于当年的《伤痕》。
故事讲述十年后,某电机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乔光朴主动请缨收拾烂摊子。乔厂长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
有人称其为‘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有人把它归类为“伤痕文学”。
不过仔细去品味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它所传递出来的,是积极的正能量。是对改革者的推崇。而不是去强调伤痕和批判。
而同样刊登在《人民文学》的《雪国列车》在读者群体的支持率超过《乔厂长上任记》,有很大的原因来源于,蒋明春的高产,高质量。
尤其是在《活着》刚刚发酵的时候,刊登了《雪国列车》这部作品。也算是吃了一波红利。
最重要的还是这部作品,成功将传统和新颖的科学幻想题材结合。
无论是故事性还是想象力,都是吸引读者的关键点。
座谈会上,张老,巴金先生,都做了不少的发言。
巴金先生还和蒋明春就,关于“人民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
“春明同志,我听说你最近又写了一部《父母爱情》。前几天和韦同志讨论的时候,她向我提到了你的这部作品。
我听到的内容不算太多,觉得很不错。
简单,踏实,在生活的琐碎中,寻找爱情,亲情的意义 。
是真正的把生活与艺术融入在了一起。我很期待你的这部作品啊!”
蒋明春笑的腼腆,就像是被老师当面夸奖的小学生:
“您过奖了!我还得在这条路上继续深耕,继续努力才行!”
巴金先生开玩笑道:
“说起来这部作品你该投小琳的!”
蒋明春也笑了:
“哈哈,下次,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