熥刚好就令人事先准备好了那首词,未免也太巧了一些。
方孝孺“背叛”后,朱允炆也怀疑起了黄子澄。
朱允炆与朱允熥是多年的“兄弟”,对其还是十分了解的。
很清楚朱允熥从前写的诗词文章是什么水平。
可黄子澄出题作诗,朱允熥却写出了惊世之作,未免也太令人匪夷所思。
从前,朱允炆不曾怀疑过老师。
苦思不得其解。
如今,被方孝孺“背刺”,连带着也质疑起了黄子澄。
会不会是他与朱允熥串通好的呢?
因而,在黄子澄去献王府见他的时候,怒言相问。
黄子澄有苦也说不出,只能暂时离开献王府,想着等朱允炆气消了再说。
正好遇到昏倒在王府大门前的方孝孺,念及往昔交情,便将他带了回来。
听到方孝孺的话,黄子澄沉吟道:“若真是如此,你可以设一个局,揭穿他的老底。”
“也唯有如此,才能表明你对献王的忠心,表明你从未背叛献王。”
方孝孺精神一振。
这倒是一个办法。
若是揭露了吴王无才却欺世盗名的真相,自己背叛献王的嫌疑,便可以彻底洗清了。
在天下人眼中,他就还是那个风骨峭峻,忠心不二的方孝孺!
“好!”方孝孺应声而答。
旋即又皱起眉头:“要让吴王露出马脚,还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这只怕不易。”
以朱允熥的身份地位,可不是他们能随便出题考的。
何况吴王还到处与人说,诗词歌赋皆是小道,自己平常不作诗。
更不与他们这些读书人谈论诗词歌赋。
“眼下就有一个现成的机会!”黄子澄笑道:“听说有一个名唤罗贯中的人,今日约了一群书生,在城中的聚贤酒楼,一起饮酒,谈论古今事,引得许多人都前往围观。”
“罗贯中?”方孝孺脑海内立时想起一个人,道:“那个喜欢写传奇故事的罗贯中?”
此时的罗贯中,已经垂垂老矣。
虽然从未参加过科考,但因为一直著书,他在明初的读书人中,也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