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日报》若真能封,根本不用他应天府衙门派人,那群皇亲国戚早就自己动手了。
可大家宁愿抓着税务司不放,就是没人去动《大明日报》,其意不就很显然吗?
说白了,和税务司闹,可以视作是朝政之争。
去招惹在昔日吴王府办公的《大明日报》,那就是故意与太孙殿下为敌了。
孰轻孰重,他身为府尹,还能不明白吗?
刚才只不过是急了,才脱口而出。
“那你倒是说说,有什么法子啊?”府尹催促道。
通判摸了摸胡须,道:“大人既然这般说,那卑职就直言了。”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明日报》上登的文章,不就是太孙殿下的意思吗?”
“若是在朝堂内提出来,大人和百官还可以据理力争,反对税务司所作所为,反对加征商税。”
“可如今闹得天下百姓皆知,民情激愤。这个时候,咱们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府尹脸色微变,沉声道:“你的意思是?”
通判指了指报纸上的奏疏:“咱们也写奏章,上奏朝廷,请求严惩逃税抗税的皇亲国戚!”
府尹顿时眼亮一亮,但很快又黯淡了下去。
“那些皇亲国戚,咱们可得罪不起。”
“怕什么?”通判冷笑道:“天下舆情汹涌,报纸将哪些官员弹劾皇亲国戚都登出来了。”
“这回恐怕不止是咱们,满朝文武,都要上奏,大人还用担心被人忌恨吗?”
府尹恍然大悟。
名字一见报,那没有上奏章参皇亲国戚的,不就成了百姓口中的贪官污吏吗?
舆论重压之下,素来看重名声的文官们,御史清流,谁能顶得住?
事关清誉,不都得写奏章弹劾吗?
法不责众。
皇亲国戚,他一个人当然招惹不起,但若满朝文武官员都上奏的话,那就没事了。
对方又能忌恨谁呢?
“言之有理!事不宜迟,本官这便来写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