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太阳刚刚从东方吐出鱼白。
申城的码头已是繁忙无比。
一艘艘的船舶靠岸,在码头上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装卸。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申城来往长江内陆各城市的船越来越多。
沿黄埔江往上,亦有数不清的船舶通行其中。
再加上顺海岸线北上北方海岸,或者南下去南方港口城市,乃至去台湾,再或前往倭国的……等等。
总而言之,申城上连长江,又是南北汇聚的中间节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航运中心。
在之前禁海的时候,这一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
如今开放海禁,便立即脱颖而出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朱允熥“独具慧眼”,选择了申城进行开发。
要不然,也许再过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这里。
历史的进程便是如此。
大明太孙殿下在黄浦江边划的一个圈,使一座城市腾飞而起。
如今的申城,繁忙无比。
码头已经初具规模,但稍远的一点地方,还有大量工程仍在建设开发中。
整个申城,就是一座一边建设开发,一边开始试运行的巨大工地。
老朱来到一间街边的早餐店,与一大早起来干活的苦工们一起吃早餐。
他对经济的观察越来越细致,汇总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认识也逐步加深。
从原来完全不懂经济运行道理的“老农民”,正迅速向一位深入了解经济原理的“学者”转化。
当然,这些也离不开一众锦衣卫的功劳。
很多分析数据,全靠锦衣卫去打探。
比如酒楼老板从哪里进货,原料成本是多少,这种事,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弄清楚。
但对老朱而言,只要一声令下,锦衣卫立即便调查得清清楚楚。
早餐店内,嘈杂的人声此起彼伏。
“真累啊,干活太难了,我每天都想着休息。”
“谁不是呢?可还不是得干吗?养家糊口,哪有那么容易。”
“行了,你们就别抱怨啦,能有一口吃的,还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