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与全天下为敌!陛下何故造反?(1/9)
    除了商税改由税务司征收,地方官府本来就有追查田租税赋的权力。

    对于不交税赋田租的,通常会进行锁拿,戴枷示众,严重的甚至会坐酱缸。

    所谓的坐酱缸,即将人绑起来,塞进酿造酱油的缸里面。

    在缸中放入大粪,再将人头按进满是大粪的酱缸里面,活活淹死。

    这是非常严厉的处罚。

    一般的处罚,主要还是戴枷示众。

    几十斤重枷,戴几天几夜,其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活活戴枷而死的人,亦不在少数。

    说起来,整个封建时代都讲究慎刑少刑。

    一般犯了死刑的罪犯,都要等秋后处斩。

    名义上还要由皇帝亲自审核批准才行。

    虽然实际上皇帝可能根本不会看案卷,随手就批了,但程序上却是卡得很死,以此体现朝廷对死刑的慎重。

    体现儒家的“仁义”治国!

    但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命是非常脆弱的。

    犯人往往在牢中关几天,就因各种原因而死。

    又或者只是用了一点刑,伤口感染,很快就死了。

    类似于戴枷这样的刑,只要戴一天以上,死亡率还挺高的。

    若是赶上大太阳,高温天气,犯人不能喝水,可能戴几个小时,便中暑而亡。

    特别冷的冬天也一样。

    反过来,若是天气状况好,不冷也不热,那戴一天再放掉,人可能一点事都没有。

    看起来相同的刑罚,实际效果却大不一样。

    当然,坐酱缸这是死刑,而且还是死刑中的重刑。

    但它广泛用于惩罚不交田租赋税的百姓,征收税赋的官员,还不需要经过上堂审判,签字画押,报朝廷批准,便能当场对百姓进行直接处决。

    地方官府正是运用这些刑罚威慑百姓。

    官府每年用刑罚杀死的百姓,可比正式上报朝廷的秋后处决要多几十倍都不止。

    报朝廷秋后处决犯人,更多的是儒家治国的牌坊,以此来标榜仁义。

    官员们真正要杀某个百姓,根本不需要走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