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那便是,他要看看面具之下的先帝遗容。
新皇帝早已下旨,言先帝临终时有遗言,不许外人看他驾崩后的遗容。
陈迪如今的要求,无疑是在抗旨。
大臣们这三日,虽然也都在为先帝守灵,但并不是日夜都在灵前,还是会出去轮流休息的。
守灵可不允许睡觉,需要出去睡。
对于外面流言蜚语,许多人亦有所耳闻。
何况那日皇帝陛下闯大明科学院,持枪追打当时的太孙殿下,急怒攻心而倒地不起,更是有不少大臣亲眼目睹。
皇家之事,微妙异常。
大臣们皆是战战兢兢,许多人再三告诫家人及奴仆,不得随意咬舌根子。
此时见到陈迪竟站出提此要求,顿时令不少大臣的脸色变得苍白无比。
只怕今日的入殓仪式,弄不好就好要搞出一场大杀戮。
就在众人且惊且惧时,只听得朱允熥淡淡道:“不许!”
陈迪拱手再拜,而后跪了下去,顿首道:“臣绝不辱先帝英名,观遗容后,愿随先帝而去。”
此言一出,场中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
人群中传来阵阵呼吸加重的声音。
不过,仍然没有人说话,连私下里悄悄交头接耳都没有。
众人都望着那拼死要看先帝的遗容的礼部尚书陈迪,骇然无比。
平日里朝堂上有什么事情,要上奏的时候,总是会让一些低阶言官先打头阵。
慢慢汇聚声势,再后才是刺刀见红,大佬上阵。
时间久了,已然渐渐有了一整套的完整流程,谓之“去皮剔骨”。
小官去皮,大佬剔骨。
这一则是方便试探,收放自如。
万一形势有变,后面的大佬便可以不动如山,弃卒保车。
二来嘛,上书的小官,往往是刚通过科举考试没多久,满腔正气,拳拳报国之心,初生牛犊不怕死。
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好忽悠,易冲动。
只要大佬们私下里说几句好听的话,表达一番为国为民之心,再画一张根本吃不到的大饼,总有一些大自以为自己是以死报国,不知朝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