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爷爷别哭,你大孙回来了! > 第114章 老朱:方孝孺?此人为啥青史留名?(2/4)
真正有能力的人,机会也就更多一些。”

    朱雄英认真的开口。

    想要像后世那般,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得到的。

    而且,也要考虑到大明朝的现实情况。

    所以朱雄英,提出了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

    “嘶···大孙你继续说。”

    老朱听的入迷,朱雄英的理论,他之前还从未听说过。

    翻遍古籍,那也是天上地下独一份。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比如刚才爷爷提到过的水患。

    派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去治理水患,他能治的明白吗?

    可若是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类目。

    选出真正懂得治理水患的官员。

    那效果,岂不是会更好?

    这些人或许书读的没那么好,字写的没那么漂亮。

    但是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啊。

    而长此以往,若是各个行业都能入仕,都能有所发展。

    民间百姓,自然也就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一些技能。

    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朱雄英一边思索,一边如此说道。

    “有道理!

    有道理!

    百花齐放,这与一些古籍中的记载倒是不谋而合。”

    老朱显然是听进去了,不断的点头表示认可。

    “爷爷,这只是短期的一个方案。

    想要选出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公平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长期目标应该是,让大明的子民,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经过基础的文化教育之后。

    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学科。

    继续深造。

    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良性循环。

    而且,所有考试,全部都是有能力者上,能力差者下。

    这样一来,世家大族就再也没有办法控制科举了。”

    朱雄英说的很认真。

    “有道理!有道理!

    大孙,你可真是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