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武念经打坐上,求的也是早日飞升成仙,怎么会想到别的。
广林道长连忙解释道:“清昙,你听为师说。这两把剑,是当时放在你身边的,我也不知道是谁将你放在了观前,和你一起出现的,就是这两把剑。”
他还记得当时特意在上善观周围询问是谁家的孩子,甚至还去了澜州府询问,结果是没有任何消息。
“我在想,这两把剑应该是你父母的东西,这对他们应该是很重要的东西。”广林道长说道,“你很好,为师能教给你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你真的是为师见过最有天赋最仁慈的孩子。”
清昙有点呆。
师父为什么会这样说?
他知道自己是抱养的,从小没有见过父母,陪伴他的只有师父、师叔还有众位师弟,他没有亲情的概念,也无法体会别人口中说的父母之情,所以现在听到师父说这些,他心里虽然有不一样的感情,可是面上仍旧是不露声色。
广林道长心里很清楚,清昙在上善观整整二十五年,心地淳厚、心无旁骛,但是他已经隐隐感觉到,清昙尘缘未了。
对清昙的身世,他做过许多猜想,并且越来越向着他猜的方向前进。
广林道长的脑中闪现出袁牧之的脸。
清昙还记得师父说的最后一句话。
尘缘未了,无法飞升。
为什么尘缘未了?
回过神来,渝尔正盯着他看。
“师兄你怎么了?”
清昙道:“我没事。你将我抄写的经书拿去三清殿供着,快去吧。”
清昙每个月都要手抄经书,拿去供着,供够四十九日,直接烧了。
这个习惯已经持续十多年了。
渝尔将够够的一沓子经书抱在怀里,边往外走边道:“许大夫要去觅城大营送药材,我们写了信,师兄你也快点写,让许大夫一起带过去。”
写信?给谁?
渝尔瞧着他一头雾水的模样,道:“你忘记了,沐白师兄,还有宋宋,还有青竹姐姐,他们都在觅城大营呢,他们走了这么久,我好想他们啊!”
清昙口中应着,将渝尔推出门外。
尘缘,什么是尘缘,未了,为什么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