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 > 第130章 信笺纸的想法,新的造纸工艺(2/3)
笺,是唐代名品。

    这是刘敬辛苦了半个月的成果,自从他当了一郡太守之后,忙了许多,没时间自己去试验了,只能让左伯来。

    “子邑,这是砑光和蜡染的方法,你可以试一下。”

    左伯伸手接着过来,仔细看了一下,上面介绍了砑光和蜡染所使用的原料、设备和工艺过程。

    刘敬又按照他所抄录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讲解了一遍,左伯听得很仔细,也提了很多问题,他也一一解答。教了整整一天时间,左伯终于基本了解了整个过程。

    “子邑,淮南战事紧急,不日我将奔赴皖城,这笺纸能不能做出来,只能靠你了。”

    “太守,我必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

    两日后,刘敬便启程,向皖城而去。鲁肃已经送来消息,淮南郡二十多天没有下雨,旱灾已经来临。皖城倒是下雨了,雨虽不大,但也缓解了旱情。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坐不住了。

    到达皖城,刘敬立马召见鲁肃和刘晔。

    “淮南形势如何?”

    “淮南最后几个月是一滴雨都没下,旱灾已然注定,不过,旱灾刚刚开始,百姓尚存余粮,袁术肯定还有余粮,能撑上一两个月,袁术和曹操的战事结果还不知,双方已是对峙数月。”

    “淮南旱情的消息恐怕还没传到前线,否则袁术的军队必不战自溃。”

    “袁术和曹操在哪打?”

    “豫州沛国蕲阳,淮水以北。”

    “若是战场上分出胜负,我们多久时间能知结果?”

    “我们的斥候需要至少二十天时间才能知道。”

    “二十天时间?怎么那么久?”

    “从沛国到庐江,路程约千里,斥候虽有快马,但需过淮水,斥候只能将马藏于淮水南岸,托人照顾,半程骑马,这速度自然慢很多。”

    刘敬陷入了沉思,淮水宽约一到两里路,这时代的造桥技术水平不高,没办法修这么宽的桥,唯有渡口有浮桥能过,但浮桥又归袁术控制。如果以百姓摆渡的船只过河,却未必能载马。

    刘敬清醒地认识到消息的重要性,有心建一支专门刺探并传输消息的军队,只是如今他还没有具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