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他们或用刀砍向云梯上的敌人,或用石头砸向云梯,誓要将其摧毁。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双方均伤亡惨重。但曲阿城依旧屹立不倒,城墙上的守军士气高昂。扬州军的攻势逐渐减弱,最终不得不放弃攻城,悻悻而退。
接下来的几天里,扬州军连续攻城,孙策都是以城据守,刘敬想夺城,也不是一件易事。双方就这样,慢慢地形成对峙的形势。
……
扬州吴郡丹徒县京口。
在刘敬出兵的七八天后,黄忠和刘晔率水军三千,约三十艘战舰,突然从秣陵港口出发,顺江而下。两百里水路,又是顺流,这速度快的很,三个时辰后,扬州军就到达了京口。
黄忠和刘晔早就提前派人勘察过了,这里还是够停放三十艘战船的,岸上空间也够。
“黄将军,这里还算不错,可以固守,看来咱们还得感谢孙策,若非他想扩建这里,咱们哪有那么好的地方登岸。”
“哈哈哈哈。”黄忠也高兴地笑起来:“咱们赶紧在岸边安营扎寨。”说着,他连忙指挥士兵上岸修筑营寨。
三天后,驻扎在曲阿港口的孙静正在整顿兵马。孙策终是遂了他的心愿,派他和朱桓镇守曲阿港,准备伺机进攻秣陵港口。
“报……报……”
“什么事?”
“报将军,今查探长江,查探到敌军占据丹徒县一处靠岸,兵力三四千人。”
“丹徒县?丹徒县两岸皆是悬崖峭壁,哪有合适的登岸之处?”孙静一时也没想到京口。要知道,水军上岸和普通百姓上岸不同。百姓的船只小,一两艘随便找个地方就能靠岸。
水军数千人,战船数十甚至上百,一艘战船能坐上百人,比百姓的船要大很多。登岸之处必须宽敞,除了有足够的空间供战船停靠后,还要考虑到粮草物资的押运。孙静作为水军将领,自然也知道丹徒县沿岸似乎没有合适的登岸的地方。
反倒是朱桓突然想了出来:“将军,莫非是京口?”
“京口,在哪?”孙策扩建京口时,孙静正在老家富春,是以不知道。
“两年前,吴侯有进军徐州广陵之意,就让人扩建京口,后与刘敬交战,此工程就停滞了。可是,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