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三观完全一致,没有人能共情他,反而会觉得他的戾气是一种‘品性’问题。
就这个角色的经历,性格很难不扭曲。
叶灼小时候是世家‘公子’,因为身份特殊见到了世家大族肮脏的一面(到第四卷会再展开)。她是在十三岁左右突然掉进底层,在那之前已经有‘我’的概念了,也曾经被爱过,而且实质上没有吃过什么苦,只是精神一直处于被碾压的状态,造成了抑郁。
角丽谯反而是最惨的。甚至她长大以后也摆脱不了这摊淤泥。因为她已经得罪了全天下,只能牢牢抓着鱼龙牛马帮这样的权力,这样又势必日日跟底层的肮脏手段打交道,也要使用更加卑鄙和暴烈的手段去镇压。
而且她也没得到过正确的爱,没机会学会爱人,但是她在‘本能地’向往光明——通过爱一个比自己更好的人。
她其实没有意识到自己爱笛飞声什么,并不是英雄救美、长得好看、武功高强,而是笛飞声在那幕戏里表现出了一种傲骨和自由,可以自己给自己安全感,她不行。
笛飞声小时候很惨,但他长大了以后凭自身武功行走江湖,就可以不受裹挟,所以他跟李相夷本质上有相似的地方。
从有户籍的农民开始才算是社会内部,就把自食其力者算一个大阶层来看——
佃农、有自己土地的农民,渔民、小手工业者,基本靠天吃饭,会有丰年和灾年的波动。
成年男人耕种七八亩地,亩产,余粮交税之后拿去市场换钱。织女一周到半个月的工作量差不多是一匹绢布,市价一百文。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不超过十两银子,虽然有贫有富,但过去是能养得起几个孩子就会生几个孩子,所以大多数维持在自给自足线上,一旦遇到灾祸就很容易失去土地被转化成流民。
想要摆脱土地,比如去做运河上的小行商,靠脑子活络、敢冒风险挣点小钱,稳定下来在城市买下产业,成为靠手工艺的小商贩,比如卖包子的王八十、街头浣衣的王娘子、屠夫。
或者读书考取功名、做账房先生、做掌柜然后加入大商行。
还有一种是医者、夫子,靠技能罕见,社会地位稍高。
比如说李莲花出诊一次是5两银子,这是普通人家绝对出不起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