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起了身。
李言辙轻拂手,无声示意免礼。
“陛下已把改造强弩之事交予我。”没等卫宏接话,他径直走向碧桃,单手拿起托盘里的强弩,大致估算了下距离,停在距箭靶三百八十步的距离,瞄准靶心,弩箭即刻脱弩而出。
只几个眨眼的功夫,弩箭稳当落在靶心上。
李言辙不顾在场人的讶异,将强弩放回到了托盘中,随意道:“你们工部的人还是得多练练,别到该上场时连强弩都拿不起,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么?”
无视徐侍郎与卫宏难看的脸色,他快步走到卫宏右侧的椅子落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卫尚书觉得呢?”
卫宏哪敢反驳,孟听澜带来的强弩的确远超于他们工部。
“靖王说得是,”他扭头看着孟听澜,赞道,“孟郎中不愧是陛下认可的猛将。”
这是认可了孟听澜的身份。
孟听澜暗暗记下李言辙的这份人情,波澜不惊道:“能为大昭出力,是我的荣幸。”
卫宏欣慰地颔首:“好,好啊,”余光扫了眼李言辙,他正色道,“孟郎中已成功改造强弩,今后你们都要向孟郎中多多请教。”
原轻视孟听澜的人,违心地点头应是。
徐侍郎尤甚,他佯装请教道:“改制强弩是为国为民的大事,我们的技工能早一日掌握这技艺,那工部制出来的强弩只会越多,不知孟郎中打算如何传授大家这份技艺?”
待技工把弃妇的技艺学了来,他有的是法子让这弃妇滚出工部。
孟听澜一眼便猜中了徐侍郎的心思,平静答道:“改造强弩对技艺的要求颇高,我初来乍到不知各位的手艺如何,”她转身面朝卫宏,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会出三道考题,三题通过者才能同我一起改制强弩。”
徐侍郎显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孟听澜,找茬道:“工部留下来的技工都是各地的翘楚,孟郎中此举岂不是在否认他们安家立命的根本。”
一句话,成功挑起了在场技工的不服。
李言辙扫了徐侍郎一眼,漫不经心道:“那他们也改一个射程为三百八十步的强弩瞧瞧。”
徐侍郎噤了声,脸泛红。
不甘的技工们如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