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庶,甚至包括私生子。
如此,诸侯之封地必将如那被分割之饼,越分越小。
如此便不虞有诸侯尾大不掉之忧。“
有朝臣担忧的问道;”若诸侯不愿意呢,接此令便是自取灭亡,诸侯怎么会看不出来。“
主父偃自信一笑:”纵然诸侯与嫡长子拒不接令,但他们的子嗣何其多,权力的诱惑下,自然有人帮我们把这个政策推行下去。“
“因此,他们要不接受,荣华富贵一生,要不就只能,反。”主父偃的眸中杀气腾腾,“如今陛下军威正隆,如诸侯王造反便是自寻死路,正好以王师讨伐不臣。”
武帝闻言,瞳孔中一道精光闪过。
哈哈,此法一出天下可定矣。
“毒,真的毒啊,所有一切算计都摆在明面上,对方哪怕明知是陷阱都不得不跳。”
朝臣摇了摇头,拜服道,“果然阳谋最杀人,下官服了。”
武帝虽以武为号,但其文化领域的贡献也不可小视。
在汉初,百家学说仍相对活跃。
在汉武之前,大汉奉行道家的黄老学说,采用无为而治的治国手段。
属于那种皇帝尽量不瞎折腾,让饱经战火的天下得以休养生息。
哪怕匈奴来袭,也不劳师动众的远征,只是送两个公主去和亲,能消停一阵子就消停一阵子。
因此,当时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将力气投入了耕种与生孩子上了。
人口越来越多,税收也越来越多,真正实现了国家富裕。
但钱攒下来就是花的。
当汉武帝横空出世之后,几场酣畅淋漓的大战,打出了大汉累世的威名,但也打空了国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内政上,武帝一改道家国策。
采用了董仲舒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殿内,一身着儒衫的学者面对年轻的帝王侃侃而谈。
“陛下,且看历史长河,自先秦起,百家争鸣,那墨者兼爱非攻,道家逍遥无为,法家严刑峻法,阴阳家推论天地。
百家争辉,看似繁盛,然思想纷杂,犹如百鸟乱啼,百姓无所适从,国家政令推行亦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