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崔家若真与此子联姻,日后必定大祸临头!”
崔琰冷冷道。
没错,崔琰这次之所以故意羞辱曹植。
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不看好曹植。
因为在曹操的诸子中。
曹植无论是年龄还是名气,都不如曹丕。
更何况,曹丕背后,还站着颍川士族。
以颍川士族在曹氏集团的地位。
自己区区一个崔家,又岂是对手?
当然,倘若崔家,日后成为河北士族之首。
那自己自然不必害怕颍川士族。
但显然,现在的崔家并不是!
因此,崔琰才会冒着得罪曹操的风险,也要羞辱曹植。
在他看来,曹植年轻气盛。
自己稍一怠慢,曹植就会怒而掀桌。
一旦曹植掀桌,那么即便是告到曹操那里,自己也有理由。
“子干(崔翼,字子干)年幼,不懂其中道理,正好,我可以借此事教导子干!”
想到了这里。
崔琰就对着下人道:
“前面带路!”
……
一刻钟后。
崔府门外。
看着门框上那洋洋洒洒的数十大字。
饶是养气功夫,已经做的足够好的崔琰。
此时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和崔翼能认出,曹植这首诗是佳品不同的是。
崔琰只是一眼,就认定此诗足以传世。
诗词传世。
这是无数文人的梦想。
即便是崔琰,也不能免俗。
不过可惜,因为天赋不够。
时至今日,崔琰能让人记住的。
是他的家世,他的长相,而不是他的才华!
一想到曹植对崔家的侮辱,有可能会传到千百年后。
崔琰就感觉心脏在剧烈跳动。
“父亲,这首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崔琰身旁,崔翼沉声道。
“诗文抄录,然后擦除!”
冷冷的丢下这句话后。
崔琰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