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物品价格也没有高出多少,人家过来做生意,自然是要赚钱的。”
宁城知府又顺势加了几句,一番话说的是极度诚恳,于情于理都站得住脚。
按他的道理来说,似乎是没有错的。
但一旁的虞归晚冷笑一声,面上不置可否。
经过罗四非一案,他们心里清楚着,这倭寇商队的粮食都不一定真的是他们从倭寇运过来的呢!
更何况,本来本国的粮食就是足够百姓们吃的,为何偏要去买倭寇的?
倭寇商队出售高价的粮食,本国的粮商见势也立马提高了自己的价格,这个行为不算是扰乱市场吗?
最后受罪的,一定是百姓!
顾延祚同样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有些事情不能放在明面上说,比如罗四非和倭寇商队的合作。
这个算是他手中的一个王牌,此时还未调查出宁城的哪些官员与倭寇商队有着同样的合作,这么快挑明只会使得他们打草惊蛇。
一旦让那些有猫腻的官员得知顾延祚已经掌握到这个讯息之后,他们一定会采取一些动作,最终只会导致后者的调查工作更难进行。
毕竟私下勾结外国的商队,那也不是小罪,更别提还是中饱私囊这件事。
虞归晚和顾延祚对视一眼,相互心照不宣,对于宁城知府的话语并未做多评价。
随后顾延祚又问了几个问题,对方也都是对答如流,但又把自己完全的撇干净。
这一番回答下来,顾延祚什么有效的信息都没有得到,丝毫破绽都没有找到。
由此一来,两人也就清楚了,这个宁城的知府很是精明,从他嘴里怕是很难挖到什么蛛丝马迹了。
天色不早,那知府也给二人安排了住处,送过去后便离开了。
顾延祚和虞归晚商讨了一晚上,一时间无从下手,找不到突破口。
无奈,屋漏偏逢连夜雨,远处在京城的皇上似乎是知道了他们此时的处境一般,偏偏还就派了人来催促。
这回派过来的是内宫的太监,顾延祚也曾见过的,对方似乎是刚好回宁城省亲,顺便带了口谕。
那老太监见了顾延祚,说是皇上千叮咛万嘱咐,这件事一定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