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 > 第281章 汇品街(1/3)
    燕州城外,战火纷飞,喊杀声震耳欲聋,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在数百里之外的蔚州,却是另一番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五月的微风轻拂着蔚州和广昌县的山边,众多身影正在田间辛勤劳作,种植着一种新奇的作物——棉花。

    原本,那些习惯了传统农耕的人们对这陌生的作物颇有抵触,毕竟农活的惯性让他们更倾向于熟悉的作物。

    然而,此时县里的土地皆归公有,这一变革让不少地主心生不满,他们本不想参与农业合作。

    可县衙一声令下,那些拒不配合的地主瞬间陷入困境。

    蔚州郡下辖的三县两镇明文规定,不按照县衙要求种植农作物的,征收土地税时不再考虑天灾或战争导致的减产,拒不缴纳农田税的则一律按抗税惩处。

    而且,绝大部分农户都参与了联产合作社,他们以县衙划分的村、公社为单位,进行着有条不紊的出工生产。

    没有了佃户给他们种地,这些地主就一个个的傻眼了。

    在古代,有地故意荒废不种地是重罪!不像后世,有地不种还能享受某种待遇。

    赵生之所以如此安排,旨在有效地整合人力资源,让人们从事更适合自身的工作。在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大多数人都切实地得到了实惠。

    在官员任命方面,更是实行了严苛的三级考核制度。

    第一级是由被管理者评分,

    第二级是等同官员相互比较考核,取中间线进行衡量,

    第三级则是上官与督察组的评定。

    尤其是这第三级,倘若上官的写评与督察组不符,上官极有可能受到牵连。而且督察组的写评采用抽查制度,神秘莫测,无人知晓究竟是谁在执笔。

    一个底层官员,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到让所有督察组的人都为自己写下好评。

    许多心怀叵测的敌对细作暗中窥探着蔚州的三县两镇,他们惊讶地发现此地粮食储备并不充裕,心中满是疑惑。

    不过,这些地方总有各类商品出售,吸引着周边各国的商人纷至沓来。

    就在这五月,一封由赵生撰写的关于夷舆商业区划分报告,以及阳城边贸县的安全指导摘要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