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朝廷、一个国家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夏朝家天下之后,更是如此。
接班人选的不好,轻则国家山河日下,朝野动荡;重则国破家亡,百身死国灭。
这个现象,在秦朝开启封建帝制之后尤为明显,秦朝和隋朝没有选好接班人,直接二世而亡。
后面朝代的皇帝没选好接班人,各种斗争使得整个国家都不安宁。
哪怕强如汉武帝,为了接班人的事情成片成片的杀人。
乱世之中,接班人问题就更别说了。
宋朝赵大都有立弟弟不立儿子的心思,可见一斑。
整个三国时期,孙权前期还不错,后期超鬼就不说了,江东鼠辈不值一提。
以曹魏和蜀汉来说,曹操远胜刘备!
刘备生孩子晚就不说了,还没教育好,搞到最后刘禅成了平庸之主。
稳定的大一统朝代,平庸之主没什么,反而是好事一件,至少不折腾,所以刘禅这些年风评好转,超过了很多皇帝。
什么刘禅穿越朱祁镇,刘禅穿越完颜九妹……等等。
但是,在乱世之中,平庸就成了最大的原罪了,因为别人比你厉害,想的就是灭掉你!
曹丕这孩子虽然说短命,他儿子也短命,但不得不说都相当有能耐。
曹丕夺嫡胜出,之后完成曹操一辈子不敢行动的篡汉行动实现了曹魏的转变。
曹叡年纪轻轻继位,却能够摆平朝中大臣,还能够对国内局势作出正确判断,司马懿这种老阴逼也被曹叡压制得死死的,不敢有任何动作。
对比刘禅,真的是超出不知道多少。
刘禅唯一的优点:听话照做。
诸葛亮说什么,刘禅就是什么,诸葛亮给了个出师表,刘禅就用到上面的人全部挂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出师表上面的人用完了,刘禅也就记得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然后支持姜维的北伐。
剩下的,就是投降了。
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姜维无力回天,最终一计害三贤,自己也血荐轩辕,为了理想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