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一个,我二姐家的侄女儿,长得可俊了,屁股比肩宽,能生又能干!”
说起媳妇儿,苏老汉眼睛亮了。
“那行,他大娘你多费点心,回头我跟阳子说顺,让他去看看。”
“放心吧,保准能成。”
中午时分。
乔木村的村口,一群孩子围在那里叽叽喳喳,嘴里叫唤着:
“蛤蟆车来了,蛤蟆车来了!”
蛤蟆车是90年代的一种大货车,因为车头像蛤蟆,车厢大,能拉货,被大家叫做蛤蟆车。在孩子眼里,蛤蟆车比尼桑更招人稀罕。
蛤蟆车刚停在村口,一群孩子就蜂拥而至,在车斗爬上爬下。
“这谁家的孩子,等会把砖头扒拉下来,砸到可不负责?”司机从车上跳下来,张罗着双手赶着孩子。
“谁知道苏阳家在哪?”
司机冲那群孩子问道。
“俺们不知道,不在俺们村。”一个小女孩摇摇头说道。
另一个孩子从车上蹦下来,指着村里的一个方向,“我知道,那是西懒家,就在那边直走就到了。”
司机兜里拿出几颗糖果分给他们,随即打开车门,跳上车。
“起来起来,当心车”
蛤蟆车一路往村里开去,后面跟着七八个孩子背着顺口溜。
“蛤蟆车,拉蛤蟆,蛤蟆开会要出发。
穿过田野和山洼,一到马路笑哈哈。
车斗里面满是蛙,叽叽喳喳吹喇叭…”
街里的邻居看到这满满一大车的红砖头,还有那锅盖大的红砖瓦,纷纷围了过来。
“哎呦,这是往谁家拉的,要盖大瓦房了?”
“还能谁家,西懒家呗,听说他家要盖房子了。”
“前几天人家还是西懒,现在跟孙猴子似的,一下变成大老爷了!”
路过的街坊邻居,看到这大蛤蟆车,也有了今天的聊天话题。
王赖子在旁边打牌,听到苏阳家要盖房子,撇嘴动了动嘴唇子,撂下手里的牌,顺着蛤蟆车的方向,骑车就撵了过去。
没过多久,苏阳骑车从外面回来,哈孜克在村口就拦住了他。
“阳哥阳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