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干了两天,感觉跟两年似的,脚上的泡刚消下去,嘴上又裂开了皮,现在都不敢咧嘴笑,一笑起来就是“吼吼吼…”
苏阳跟韩明聊着天,趁着空档也在附近转悠。
韩明说他家里的两个巴郎子,大的已经上初中了,每个学期都得交学费学杂费,他在这干一个月,就够老大三年的学费了。
本来日子挺宽裕的,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小的那个巴郎子,身体有些毛病,歪脖子流哈喇子,看了很多医院也没看好?他想着挣够了钱就去京城找专家看看。
现在家里家外靠他一个人撑着,吃喝拉撒都得用钱,确实挺难的。
苏阳也跟韩明聊了聊自己的事,乔木村著名的西懒,好吃懒做啃老族,三十好几连个婆娘都没有,十里八村没有人不知道。
但是韩明却一脸不可思议,这两天跟苏阳一起干活,虽然长得细皮嫩肉的,但确实能吃苦,也任劳任怨,咋看也不像懒汉啊。
“明哥,回头你啥时候去京城大医院,缺钱的话跟我说一声,我多少能借你点。”
韩明呵呵一笑,从兜里摸出半盒烟,给苏阳扔了一根:“好嘛好嘛,但是嘛,你存点钱找婆娘才是当紧的事嘛。”
苏阳抽着烟,婆娘这个东西非得要有嘛?
整个下午,俩人就这么耗过去了。
苏阳也陆陆续续挖了几个坑,从里面挖到了一些料子。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石头,成色也一般,但是走量的话,也能卖个几百块。
前段时间能挖到几百块,能兴奋好几天,还能传遍整个乔木村,现在好货见多了,几百块都感觉是蚊子腿了。
韩明挪了几个测量点,已经来到了40号坐标的位置。这边的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多了很多胡杨林,可以看到林子里有人在放羊,附近离村子也近了一些。
经常有人从这里跑过来,在河床上偷采。
后面随着政策的实施,有些河床两侧被围上了铁丝网,不过也防不了什么。
一直到太阳西下,巴图尔迈着大步走了过来,似乎也不觉得累,跟一头牛一样。
三轮车迎着西边的落日,离开了洛甫乡,在路上颠了四十分钟,才来到了城里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