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下达,反应最大的是翰林院。
因为宋之绳和李光春,这两人年纪轻轻,竟然封爵了!
虽然说翰林都是才高八斗,将来大概率会进入权力中枢。
可是,这二人根基尚欠,以他们的目前的资历,在翰林院只能负责抄录史书。
其他人还在抄抄写写的时候,人家已经去了前线,还立下赫赫战功,还封了爵!
翰林学士管邵宁看着诏书,来来回回看了三遍,乐的合不拢嘴。
“来人,把诏书誊抄一份,篆刻起来,挂在大门口!”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动。
管邵宁不满道:“你们聋了吗?现在就去!”
终于,有人小心翼翼地说道:“管学士,咱们这么做……是不是太招摇了?”
“招摇就对了?为何不招摇!”
管邵宁昂着头,骄傲地说道:“李光春才二十八岁就封了伯爵,宋之绳更加不可思议,才二十五岁,竟然封了侯爵,前途不可限量啊,咱们翰林院今天算是扬眉吐气了!”
这倒不怪他狂妄,自从科学院成立后,翰林院的地位一落千丈。
今天忽然得此喜讯,当然要好好庆祝一番,恨不得在大门口贴上喜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之后,这才有人说道:“管学士,宋之绳在离京之前,已经调任科学院了……”
“那又如何?”
没想到,管邵宁丝毫不在意,依旧兴致勃勃地说道:“宋之绳毕竟是从我们翰林院出去的,不管他到了哪里,都是我们翰林院的人!这小子今日露了脸,也是我们翰林院的荣誉!”
众人闻言,心中暗自腹诽,当初宋之绳在翰林院时,可没见你这么看重他。
若不是在翰林院受到排挤,他又怎会调去科学院?
如今人家立了功,封了爵,你倒是想起来他是翰林院的人了……
然而,这番话只能默默想一想,谁也不敢说出口,只能低着头,装作认真听训的样子。
管邵宁兴高采烈,说道:“你们以后都要改一改观念,不要总以为科学院不务正业。你们看看,人家打起仗来可不含糊!宋之绳和李光春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不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