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放到油锅中炸,取名油炸桧。
最迟自宋代以来,油条就成为我国南北皆然的油炸食品,制作糕饼、点心,大都离不开桐油等植物油,而桐油作为当时最主要的烹饪植物油之一,肯定是上了不少台面的,说不定皇帝也吃过呢。”
[鱼非鱼,你是狗:突然理解为什么古人都短寿了(捂脸)]
[v型来上课:虽然知道做菜的和刷桌子的桐油不一样,但还是觉得好离谱啊(笑哭)]
[草率:主播说一下植物油的历史呗,感兴趣了!]
[才懂我们:同意同意,我也感兴趣了。]
“行,那主播就给大家说说植物油的历史,这也与油桐树有些关系。”康强微笑着应道,随后便开口继续说下去。
“说起植物油就要了解一下油是什么时候被应用的,不过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知道油并配合食物食用了。
据说我们的先祖黄帝偶然间得到一本名为《河图》的书,因为他不分昼夜地阅读,受限于晚上的照明不足,所以为了解决晚上照明问题,便令部下一个叫力牧的人采集树木果实来制造油,用丝绵做油芯,晚上点燃了来读书。
不过这只是传说而已,其实植物油的产生是比较靠后的事情了,当时的人们最先知道并食用的是动物油。
因为人类在懂得用火之后,也就是燧人氏的传说,在烧烤和使用器具烹饪肉类的过程中,产生脂肪析出的现象,经过长期实践,慢慢懂得了如何取得油及油的用途。”
[v对哦什么嘛:河图我懂,下一步是不是要去找洛书了(斜眼笑)]
[垂搜是你们:的确,我看科教频道也是这样,最开始发现的都是动物油,像北极的因纽特人好像还使用海象还是海豹的油脂进行照明。]
[八点过来是吗:没有过油很难吃啊(捂脸)]
“像油字本来是一条河名的专称,《说文》当中有记载: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
历代辞书对“油”字也都有解释,如《玉篇》当中就说:油,麻子油也。
《广韵》当中:油,油脂。
从古人对古书的注释中,也可以看出“油”的意义,如《急就篇》卷三“革鞍(革啬)髤漆油黑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