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直播之从香菇开始的科普 > 第223章 南湖(1/2)
    “兄弟们,南湖漂不漂亮!”

    走过荫庇的小道,波光粼粼的南湖湖面便被打开在直播间里面。

    “南湖,位于洪山区南部,南抵狮子山,北连龙王嘴、刘王嘴、尤李村,北港等自然村。

    而东为石头村,部分水域在江夏区境内,岸线长2302千米,水域面积767平方千米。

    不过古南湖则是包括了,现在武昌蛇山以南的全部城区,当时湖水辽阔,与江相通。

    像宋朝祝穆写的《方舆记胜》里面就记载:南湖外与江通,长堤为限,长街贯其中,四旁居民蚁附。

    而文中提到的长堤变成的长街,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解放路南段。

    在明初,因为围湖造田等原因,南湖湖面逐渐缩小,变成许多互不相连的小湖。

    像长街之东就有长湖、滋阳湖、歌笛湖、西湖,而长街之西有菱湖、都司湖。

    以上提到的湖泊大多都消失了,只有滋阳湖改名成了现在的紫阳湖。

    后来在清朝道光年间,周天爵在武昌城之外、江夏县城之南、白沙洲至金口修建有30千米大堤。

    一直到19世纪末,因为大堤年久失修,仅剩下残堤可见。

    当时,在江夏县城之北,武胜门外,新河经红关至青山有15千米长堤。

    每年夏季江水灌入,包括南湖在内的汤逊湖、黄家湖、青菱湖、巡司河诸湖及河道100余平方千米的地方成为一片汪洋,而湖周百姓都为水患所苦。

    在清朝光绪十五年,由张之洞督鄂,开始修堤。

    从红关至青山之堤着手,分成8段,委托官员分别承修。

    而完工后,乃修白沙洲至金口之堤,分10段兴修,最后修成新堤约25千米。

    然后为了使内水可泄,外水不入,于是在遇司河口兴建武泰闸,青山建武丰闸。

    自此,南湖之畔人烟逐渐稠密。

    像民国十四年版的《武昌要览》记载:南湖至县东南十五里,周二十里,旧名赤栏湖,与江通,湖旁居民甚多。”

    [毒蛇:嘶,基建狂魔没有消停过一刻。]

    [新疆大街:说到建闸我就想起李冰父子,虽然过程不太一样,但是初心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