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时候,水雉的头、头侧至前颈白色,后颈都是金黄色。
体羽大部分为棕褐色。
然后你们再看前面,水雉的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中间尾羽特别延长。
两翼白色,外侧飞羽黑褐色。
虹膜黄褐色,嘴黑灰色,脚铅灰色。
水雉在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和东南的沿海省区。
国外则是在印度、缅甸、泰国、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分布。
水雉喜欢栖息于富有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
常在浮游植物的叶片上行走找食,间或短距离跃飞到新的取食点。
并且水雉为杂食性,兼食水生动植物。
水雉通常于每年的3月末至4月上旬迁到北部繁殖地,9月末至10月上旬迁离。
前面也说了,水雉实行的是“一妻多夫”制,雄鸟常常会因为争夺配偶而发生斗殴。
所以水雉的繁殖期为每年的4-9月,通常营巢于莲叶、百合叶、水仙花叶及大型浮草上。
在一个繁殖季节雌鸟可产卵10窝以上,每窝产卵4枚,分别由不同的雄鸟负责孵化工作。
并且水雉还具有研究价值,因为其婚配制度在整个鸟类中十分稀少。
根据鸟类学家的研究发现,在现存鸟类中,属于“一妻多夫”制的仅有百分之04。
所以水雉是现代科学家,研究鸟类社会制度演化的理想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