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自远及近,打破了殿内原有的宁静。
浑王赵桓,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如今身着朴素,面容虽显憔悴,但那双眸子依旧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
他缓缓步入大殿,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那是对过往辉煌与现今境遇的深刻反思。
赵构见状,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恭敬而不失分寸:“皇兄驾临,臣弟有失远迎,望皇兄恕罪。”
赵桓微微抬手,示意赵构免礼,他的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圈,最终落在赵构身上,那眼神复杂难辨,既有对弟弟继承大统的认可,也有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无奈。“皇上,你我兄弟,何须如此多礼。”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威严。
赵构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位皇兄虽已退位,但在朝野之中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恭敬地答道:“皇兄教诲的是,臣弟铭记于心。”
太上皇赵佶此时也缓缓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今日召你们二人前来,实有要事相商。我大宋虽历经劫难,但根基未动,百姓仍望太平。构儿,你需知,治理国家非一人之力可成,需广开才路,听取各方意见。”
赵构闻言,连忙应声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定当广开言路,励精图治,以安民心,复我大宋盛世。”
赵桓在一旁静静听着,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缓缓开口:“皇上,臣愿意出来做一些事情,略尽绵力。”
赵构可不想把他放出来,他深知赵桓此言背后可能隐藏的深意与风险。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婉拒:“皇兄有此心,实乃我大宋之幸。然皇兄身体尚需调养,朝中之事,儿臣自会妥善处置,皇兄安心休养便是。”
赵桓听出了赵构话中的拒绝之意,但他并未立即表露出不悦,反而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赵构的理解,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淡然接受。“皇上所言极是,臣这身子骨确实大不如前。但臣愿以笔为剑,着书立说,或可为我大宋的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亦不枉此生。”
赵构闻言,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不禁对赵桓的豁达与才情生出几分敬意。他连忙点头道:“皇兄有此雅兴,实乃我大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