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歇一歇,用了些点心解决下生理问题,随即又继续上路。
马车再次启程,云莺问穗儿,“这里距离你家还有多远?”
“不远了姑娘,顶多也就还有七八里路。”
柳儿说,“那加上咱们今天上午走的三十多里,加起来要有四十里路了。”
穗儿说,“差不多吧。”
“你从县衙回家,大概用多长时间?”云莺好奇的问。
“那时间可长了,我一般天亮时出城,等我到了家,天都黑透了。不过我没什么钱,回家也都是步行,慢点也就慢点。”
云莺又问,“你家有几口人,家中有多少田?”
穗儿又说,家中有祖父母和父母,以及一对弟妹。她最大么,家里实在过不去了,只能卖了她。至于田地,家中也不多,总共也就三亩左右。但二爷今年年初下令开荒,她家里也开了两亩荒地出来,所以家中总共有五亩田。
几人说着闲话,时间似乎没那么难熬了,马车似乎也没那么颠簸了。
果然,又走了七、八里路,前边真就出现了一个村子。
不大的一个村子,算上住在半山腰的人家,总共也没有五十户。
再看那房屋,也都破败的很。放眼望去清一色的茅草屋,还都灰扑扑的。
马车七拐八拐,终于在一处茅草屋前停了下来。
马车刚停稳,穗儿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冲院子里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她又伸出手去接云莺下来,“半下午的,我家里不一定有人。这时候,我爹娘和祖父母大多在地里除草。我弟弟妹妹有可能跟去田里了,也有可能去山上捡柴了。”
云莺闻言微颔首,随后朝面前的小院看去。
不大的一个院子,盖着三间茅草屋。茅草屋上的茅草应该是新换的,这使这茅草屋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另外,院子也收拾的很利落,杂草清理的干干净净,院子里的柴草堆成草垛,院子里还拉着一根绳,上边晾晒了两件补满了窟窿的衣裳。
也就时此时,正中一间茅草屋的房门从里拉开,随即走出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颤颤巍巍的老太太来。
“是穗儿回来了么?”
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