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辈子,她终于吃到了传说中的猪大肠了。
真是太好吃了。
呜呜,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呢?
顾瓷感动的快哭了。
朱婶子做的猪大肠不但没有一点的臭味,而且吃得她吃了还想吃,感觉都快停不住嘴了。
之前看年代文,她看到有些作者说那会的人不知道怎么做猪大肠,她就说是胡说八道的。
就她所知,京城有一家百年卤煮老字号,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已经说明,一百多年前人们就知道大肠是能做出美味来的,哪有像年代文里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好吃,只有女主才知道怎么做。
而且,她也查了卤煮的来源。
卤煮起源于北京的南横街,是一道汉族传统小吃,他的前身是“苏造肉”。
据说在清朝光绪年间,河北三河县有位姓赵的人,和一个名字叫做陈兆恩一起卖苏造肉。
因为当时用上好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十分昂贵,老百姓吃不起,于是他们就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猪下水代替,大肠小肠猪肺等。
这也就是卤煮一开始的雏形,后来久而久之的经过民间的传播改良,被改造过的苏造肉也就流传了下来,久而久之的成了今天市面上深受大家喜爱的卤煮。
而卤煮在民国时期,都是脚夫所最喜欢吃的,一来是便宜,二来也算是吃到肉了,能补身体。
她又吃了一口,才问朱婶子:“婶子,这猪大肠你咋做得这么好吃?”
说完,立刻不好意思道:“婶子,要是不能说,您就别说了。”
朱婶子笑着拍了拍腿,爽利道:“这有啥不能说的。一会我把方子写给你。”
“啊?”
这回换顾瓷傻眼了。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信息大爆炸,那些网红博主恨不得把家里压箱底的绝技都教给别人来博流量。
这年头,手艺都是藏着掖着,连自己的亲女儿都不传呢。
看到顾瓷傻乎乎的样子,朱婶子不禁笑了。
笑着笑着,她眼里的泪就流了下来。
她眨了眨眼,努力把泪憋回去,吸了吸鼻子:“其实猪大肠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