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营,韬光养晦。
而不是去趟京城的那滩浑水。
当下并非回京入朝之良机。
至于魏王裴明辰……
裴明绪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可是握有裴明辰一致命的把柄。
只待时机成熟,无论将此把柄呈予太子抑或秦王,都无需他亲自出面,裴明辰便会从云端跌落尘埃。
裴明绪指尖轻叩桌面,接着道:“魏王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根基不稳。”
“他虽有元氏一族在背后鼎力相助,却也未必能一帆风顺。”
“元朗虽被起复,元氏亦确有诸多族人重新出仕,然则,他们已沉寂多年,如今再度归来,无异于从旁人碗中夺食。”
“朝堂之上,众人皆非庸碌之辈,又怎会轻易拱手相让?”
“魏王与元氏想要真正站稳脚跟,怕是要费一番功夫。”
说罢,他微微抬眸,神色笃定,“所以,就当下情势而言,魏王尚不足为心腹大患,无需过度忧虑。”
杨修元等人见裴明绪这般胸有成竹,心中虽仍有几分担忧,却也未再多言。
毕竟,殿下向来自有雄韬伟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元朗送来的那风氏米行,你安排妥当了?””裴明绪话锋忽转,望向杨修元。
杨修元回道:“回殿下,风氏米行一切运转正常,账目也已清点完毕,并无异常。”
“嗯。”裴明绪微微颔首,““你且逐步将风氏米行原先的掌柜、管事,以及所有重要位置上的人,逐步都换成我们的人。”
“米行仍照常运营,莫要因人事更迭而引发波澜,露出任何马脚。”
“暗中另遣一队精干人马,借风氏米行之商路,悄然积攒粮草,运来燕北地,秘密囤积。”
“此事关乎重大,务必慎之又慎,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杨修元神色一凛,瞬间明了裴明绪的深意。
“殿下英明!”
“眼下府里银钱颇为充裕,日后若遇丰年,当多多收购粮草,广积粮秣。”裴明绪淡淡吩咐道。
“臣明白。”杨修元郑重应下。
裴明绪双眸微微眯起,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