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眨眼的功夫,姜理就变化成了相貌沧桑的老人家。
被黑布裹紧的面颊和手背,缝隙里可以看见纵横交错的青黑疤痕。
这是模仿出来被酸雨腐蚀的痕迹,面对原住民能以假乱真。
姜理作出弯腰驼背的佝偻姿势,走到路边不起眼的小摊上。
她借着身体的遮掩,亮出手臂上的竹篮,将花布掀开一角。
“要吃的伐?”
愁眉苦脸的女摊主正在用藤草编织商品,听到这话,明显咽了咽口水。
“吃的……”
姜理报出价格,比杂货铺里卖的便宜两枚铜币。
这点优惠不算什么,但架不住穷苦人家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女摊主很快站起身来,将摊子草草一收。
她拉着姜理到身后的屋子里去,还特地把门板合上,那模样生怕有人偷听偷看。
“你这篮子面包,如果全要,能不能再便宜点?”
姜理目光一闪,原来她打的是这个主意。
竹篮里放着十二条面包棍,对摊主来说是可供一家五口吃三天的食物。
姜理叹了口气,故作愁苦:“最多再少一个铜币,这是我闺女给大户人家当女仆偷偷攒下来的,只为赚点可怜钱。”
交易进行的很是顺畅,女摊主贴身的口袋里数出钱币,点清后交给姜理。
姜理看了看屋子里堆放的雨具,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摊主便道:“您方才给了我实惠,如果要买雨伞和雨衣,我也给您便宜些!”
姜理就拿了两套雨衣,一把长柄雨伞。
面包棍2银7铜,12条面包棍换到32银4铜。
雨衣是5银一件,雨伞是2银5铜。
姜理付钱的时候,摊主优惠了5个铜币。
姜理顺便向摊主套话,对原住民的清贫程度有了新的了解。
一家五口……就住在这间小屋里。
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周围堆放着满地杂物,都是编织雨具的原材料。
而且摊主忙碌一天,就算是几十年的熟练工,也只能编出半件雨衣。
连面包棍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