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生修改:被赶出家门的官三代 > 第434章 水陆强威力坦克(1/3)
    如今的世界上,不是没有水陆两栖坦克。

    但是,都不尽人意,许多的问题解决不了,限制了它的发展。

    1916年坦克第一次用于战场,显示了强大的威力,以后,坦克被大量投入作战。但在战斗中,往往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坦克只能隔岸观火,焦急地等待渡河器材,贻误战机。

    如何提高坦克在水陆交接地带和水网稻田地区的机动能力,使坦克既能像舰艇那样在水面上行驶,又能像主战坦克那样在陆地上奔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竞相研究这个问题,因而水陆两用坦克也就应运而生了。

    最先研制水陆两用坦克的是公鸡国、米国和大熊。

    公鸡国和米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制造出了样车,并进行了试车。

    大熊于1920年,以孔德拉季耶夫工程师为首的伊诺拉工厂的专家们,也设计制造成功了重10吨、装有663千瓦(90马力)发动机的水陆两用坦克样车。由于未能达到使用要求,未投入批量生产。

    截至1936年(t38开始生产前),第37号工厂共生产了1200辆。

    t-37水陆两用坦克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是:乘员2人,1挺762毫米“吉克塔罗夫”机枪,装甲厚度4~9毫米;车长382米,车宽2米,车高182米,战斗全重32吨;单位压力05千克\/厘米2;单位功率125马力\/吨;发动机为4缸水冷式汽油发动机,公路行驶速度35千米\/小时,水上行驶速度4千米\/小时,陆上行程185千米,通过垂直高度05米,越壕宽16米,爬坡度为40°。

    然而,与专为陆地设计的坦克相比,水陆两栖坦克的陆地性能可能会有所妥协。

    为了减轻重量并提高浮力,水陆两用坦克通常采用较薄的装甲,因此在面对敌方反坦克武器时,其防护能力相对较弱。

    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的行驶速度通常远低于陆地上的行驶速度,且机动性较差。这是因为它们通常采用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等推进方式,这些方式在水中效率较低。

    水陆两用坦克虽然能够在水网稻田地区发挥作用,但在其他地形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可能不如专门的陆地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