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土豆也一样,就留下一千斤,不过土豆的价格要比红薯贵一文到两文。
玉米又要比土豆价格更贵些,这个得等明年再卖。”
杜武道:“不如这样,我跟彭县令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让他派人来处理这事,你也好省掉一些麻烦。”
杜武心想,彭敬太闲了,闲得身上快长毛,给他找点事情做。
周诚笑道:“这感情好,我最怕麻烦,不过,等十天,等我地里的粮食都收了再来。”
杜武信得过县太爷,他信得过杜武。
有人帮他处理最好,他还能抽出时间做别的。
至于功劳不功劳的,无所谓。
红薯收完紧接着就是收小麦、高粱、大豆和粟米。
黍米的产量比粟米低,也没有粟米补脾健胃,周诚就没种黍米。
小麦种了八十多亩地,周诚弄了几个麦钐割麦子,一天能割三四亩,是用镰刀割的四五倍。
加上有一百来号人帮忙,只用了三四天就把地里所有的粮食都收了回去。
不耽误大家秋收,答应的红薯土豆给了,周诚还把麦钐全都借了出去。
小麦产量还算不错,有五百斤左右,收了其他三种就差强人意了。
不提红薯土豆,单看玉米和小麦的产量,再来看这些亩产最多两百多斤的农作物,周诚就有种白花力气的感觉。
种子不行啊,产量上不来。
不过,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想想别人同类庄稼的亩产,初次做农民的周诚还是很满意了。
对陈芸娘几人说:“开荒三年不收田赋,这些粮食都是我们的,大豆留下一千斤做豆腐,小麦大和粟米留下够吃两年的,高粱大家都不喜欢吃那就留点种子,其余的全都卖了。
明年就不种这些,所有的地都用来种红薯玉米和土豆。”
不但要卖,还要高调的卖,不然指不定暗处多少双眼睛盯着他。
他空间里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一辈子,不如换成钱划算。
几人一切都听周诚的,自然没有意见。
今年是罕见的天公作美,该下雨的时候下,秋收的时候是一滴都不下,太阳大的能把人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