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陈丰收家的黄氏,近来肚子里又揣上了娃儿。
人丁兴旺是好事,若是没有红薯和山药,这一冬光靠葛根粉和野菜菌菇,日子也不好过。
有了红薯,全家人都喜气洋洋,走路带风。
“娘,大妹初二回过娘家就一直没回来,不然我带着孩子们去瞧瞧他们大姑?”殷氏跟陈母商量。
殷氏想通后改变了许多,对公婆比以往更尊敬孝顺,对妯娌也客气了两分。
虽跟陈满仓的关系回不到从前,至少陈满仓还是给她脸面,依然让她掌家。
两个小妾也不是搅家的性子,不管是为了儿女还是自己,忍一忍也能把日子过下去。
大妹夫是有本事的,她想让自己的三个儿女多跟他们走动,大姑子和妹夫的帮衬,日子过的不会差。
说不定婚事也能挑好的。
陈母点头:“去吧,亲戚走动的少关系就越来越疏远,芸娘越过越红火,多走动也是好事。”
陈母疼女儿,但更疼儿孙。
若是女儿日子过的不好,自家过的宽裕,顶多帮衬一二,不会刻意让儿孙跟他们多来往。
情况反过来,她自然是希望儿孙多和女儿关系密切些。
陈满仓和陈丰收正想去给妹妹妹夫送些粮食,再跟妹夫取取经,正好一道去。
陶氏要做饭洗衣,三个女儿想去她不许,拘在家里帮她干活儿。
殷氏刚出生一个月的小女儿留在家中交给李氏和张氏照顾,带着三个大的去大营子沟。
今年相对于往年来说是个罕见的暖冬,温度比去年高了十来度,路上的积雪不深。
陈月和陈近陈远兄妹最远只去过大集,第一次出远门兴奋的一路笑闹着,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累。
冬日昼短夜长,刚过未时天就黑下来。
一行人到周家天已经彻底黑下来。
望着眼前气派的大房子,几人目瞪口呆。
“爹,大姑家的房子好大。”
殷氏揉了揉眼睛:“他爹,你确定这是芸娘家?”
这也太气派了,这样的房子在县城也不多见。
得多少钱啊?
“是这儿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