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父子四人眼睛骤亮。
许根生从怀里摸出用麻绳串起来的两串铜钱放到石桌上。
“听说红薯最好,那就要红薯吧,大外甥,我只有这点钱你看看能买多少?不能让你吃亏。”
周诚笑笑:“钱不钱的先不说,现在种红薯的话不算太晚,只是红薯耐热不抗冻,当下这样的天气红薯能生长,天气稍稍凉一些,就会停止生长。
红薯要种四个月才能挖,大舅家那边温度较低的话,红薯长不了多大就得挖出来,不划算。
反倒是土豆,温度稍低一些也能长,生长周期比红薯短一个月,现在种,下雪前刚好能挖出来。”
周诚对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农业和畜牧业知识,向来是毫不保留的告诉来找他买种子、跟他学习的农户。
免得人家吭哧吭哧累许久到头来是一场空,一家子还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那就造孽了。
地窖里还剩一袋去年挖的土豆,时间太长了口感不好就没吃。
正好可以许家人带回去种。
许家父子四人听的认真,四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周诚。
许根生道:“大山里确实比山外要更冷一些。”
许三问:“表弟,一亩地土豆能收多少?”
“土豆的产量比不上红薯,种的好一亩地能有两千斤,肥料不够的话有一千斤左右。”
实际上他买的土豆产量极高,按照十两一斤算,种的好一亩地能产出一万两千斤。
不过,那是农业专家才能种出来的产量,他这种半吊子,差不多就是一半的产量。
而许氏父子第一次种,肥料也跟不上,按十六两一斤算,能有两千斤就非常高了。
四人听到两千斤,嘴巴张成o形,直接将后面的一千斤忽略掉。
“我带你们去土豆地里瞧瞧。”
说再多不如亲眼所见来的实际。
“麻烦大外甥了。”许根生把铜钱小心揣回怀里,招呼三个傻儿子跟上。
从始至终,许根生对周诚和周信的态度完全不同。
周诚从土屋里拿把小木铲,带四人到土豆地里。
土豆和红薯地里都套种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