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男子在家。
朝廷这样规定,对富户没什么影响,不过是指头缝里漏点出来,明摆着就是要让贫困家庭的男人无法逃避兵役。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村民们今年卖红薯土豆之类的作物手里有了点钱,但要凑出一百五十两实在是痴人说梦。
短时间能凑够一百五十两保住一个男丁的人家屈指可数。
连族长和刘郎中都没法将儿子保下来。
周诚也得交一百五十两银子,想想就觉得亏。
村里很多人家经周诚提醒早早分了家,倒是让一些男丁躲过了征兵,像吴大爷家这种男丁多的,不管怎么分都躲不过。
陈芸娘担心娘家哥哥,周诚陪她回去一趟,借给陈满仓兄弟三百两银子。
大营子沟的村民们纷纷来找周诚借钱。
不想服兵役的也可以拖家带口逃到深山,像许家一样躲起来,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避世独居的勇气。
宁愿自己死也不愿意妻儿老小在危险重重的深山里讨生活。
“我不怕死,就担心走了之后她们孤儿寡母的可怎么过,大郎,我也是实在没办法才厚着脸皮来找你。
但凡阿善年岁大点我去就去了。”周童生愁眉苦脸。
每家出一个男丁,周童生也逃不掉。
族长家两个儿子三个年满十五的孙子,他年纪大了免了兵役,跟两个儿子分了家。
那还得有三个人必须去。
前年花一大笔钱才把两个儿子保下来,这两年卖猪卖粮食总共挣了二十多两银子,加上之前的积蓄也才五十二两。
还不够交一个人的人头费。
谁都知道,普通老百姓一去军营八成就回不来了,没人愿意自己的儿孙去送死。
愁得族长一夜间头发全白。
可借四百多两也不现实,最后一家人商量结果,借两百四十八两保住两个人,周进去服兵役。
“三爷爷,二爷爷,这钱我借,你们等一下,我跟你去村里走一趟。”
钱财乃身外之物,千金散去还复来。
一百五十两能救一个人,乡里乡亲的,周诚愿意帮这个忙。
来找他借钱的人肯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