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了他们一家就没地儿可去,更何况周诚对他们家不薄,去哪儿能找到这样好的亲戚。
郑氏这人嘴爱坏事,心眼不坏,谁对她好她记在心里,一旦有能力就会报恩。
李氏皱着眉头:“是这样没错,可女人还是得有儿女傍身才行。”
“娘,别操心我了,相公要娶袁玉竹进门,过些天就请人去袁家提亲,提前跟你们说一声,到时别太惊讶。”
正在纺线的黄淑娟猛然抬起头,郑氏看了眼女儿。
“县城私塾袁夫子家的女儿?”
“嗯,袁玉竹在禹州城开胭脂铺,我和相公到禹州正巧遇到她,她心仪相公,相公也喜欢她。”
本就焦虑的李氏,更焦虑了。
为大大咧咧的女儿发愁。
“喜娘乐娘,自今日起,你们姐姐每顿饭食都得有新鲜的蔬菜和鸡蛋,你们不能吃皮蛋咸蛋熏肉和腊肉,一切都以新鲜为主”周诚跟姐妹俩交代。
姐夫能如此着急姐姐,姐妹俩都为姐姐感到高兴,认认真真地将周诚说的话记下来。
表示一定会好好照顾姐姐。
吃午食,凌媛娘胃口很好,除了不能闻鱼腥味外,羊乳鸡蛋都能吃得下。
周诚见状放心了,能吃就好。
再将叶酸和微量元素补上。
跟凌媛娘说了会让贴己话,叮嘱她注意保暖好好休息,周诚驾着马车去村里。
本打算里正族长和关系好的村民都送点海货,妞妞迷上淡菜粥和凉拌海带丝,既然女儿喜欢那就不送了。
盐太少也没必要送,每家顶多够送半斤也没什么意思,干脆就送点海鱼。
去年大营子沟家家户户都养了猪,因为征兵很多人家都欠了债,养了猪也舍不得杀,想再喂几个月赶到县城卖了还债。
其中就包括周童生和族长家。
辛辛苦苦半年,本以为能过一个肥年,没想到一个征兵就将所有人的愿望打破。
虽说地里收成好,加上从山里找来的食物能填饱肚子,仍然是吃的清淡没油水。
救急不救穷,周诚只是按礼节给每家送了一小罐油,两条海鱼。
周全已经六岁,吃的好身体也好了,养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