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语塞。
女儿这是怪她心厚了。
“我是退过亲的女子,又是商女,我这样的身份连给高门大户做妾都不配,真正有本事的读书人也不会要。
了不得是秀才娘子,可咱们照西县才出几个秀才,且现有的秀才全都已经娶妻。
周诚已是我能寻到最好的良人。”
“娘知道该怎么做了,娘只得你们兄妹三,我跟你爹只希望你们三兄妹都好好了,谁有难处能互相扶持。”
杨氏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心说女子果然外向。
还没出嫁就向着夫家。
这几日老头子倒是让人仔细打听过周诚,人确实没得挑,脑瓜子比周勤强百倍。
发掘出山里许多能吃的食物,让许多农户都能填饱肚子。
新农具和高产粮食让大家对他赞不绝口。
分家出来短短两年就积累了不少家业,与县太爷私交甚好。
嫁给这种男人确实不用为了生计发愁。
她家老二要有周诚一成的精明劲儿,她也不会说这些惹话女儿不快。
“我明白,我跟大哥大嫂的关系爹娘不用担心,至于二哥二嫂,那得看他们的态度。”
杨氏妥协:“我一会儿敲打敲打你二嫂,也让你爹跟你二哥好好说说。”
袁玉竹喜笑颜开。
不到万不得已,她也不想跟二哥一家撕破脸面。
“呸。”郑氏出去在廊下啐了口,心中暗骂不顾娘家人的小贱蹄子。
做了两年买卖了不得了。
转念一想,如今小姑子可不是当年那个单纯好骗又好说话的小姑娘,当着婆婆的面就敢下她脸子,还真干得出不给她方子的事。
郑氏气归气还是将袁玉竹的话记在了心里,晌午又被杨氏严厉的敲打一下顿,顿时蔫了。
袁夫子做了几十年父子不仅骂人不带脏字,戒尺打人也得心应手。
杨氏跟袁夫子通过气后,袁攸不但挨了骂还挨了顿打。
得知挨揍的原因是拜郑氏所赐,袁攸将郑氏拉回房打的叽哇乱叫,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虽说郑氏所说所做袁攸都知道,但他不能让爹娘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