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鸡,人同样能吃。”
村民们为了能交上田赋,一半田地会用来种稻谷黍米。
这些粮食都是村民从牙缝里省出来,浪费了多可惜。
里正沉思片刻后说:“大郎说的不无道理,我这就去安排。”
里正和族长都是能听进去劝的人,周诚没费多少口舌。
至于村民听不听那就不是他能干预的。
在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住在深山中的许家整个冬季没再挨饿。
天气暖和起来眼看该春耕了,许根生按照计划先和儿子们下山瞧瞧。
能搬到山外去最好,不能搬那就要赶紧准备春耕,不能耽误了一年的收成。
儿子们都娶上了媳妇,也知道山里还有哪些食物能吃,蒋氏没去年那般迫切想搬出去的念头。
有吃有穿,住大山深处起码不会有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在山里住了大半辈子,年纪大了也不太想挪窝。
沈氏赵氏王氏三妯娌的娘家人都在山外,而且山里开荒不易,没有铁质农具着实是费力。
有点产出想去镇上换点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是搬出去好。
三兄弟见识过周家富裕的生活也想搬出去。
至于各种徭役兵役,从未经历过的三兄弟表示,这都不是事儿。
全家都想搬出去蒋氏只能同意,把铜板给许根生:“若是不能搬,就托外甥给买两斤盐回来。”
住山里就这点不好,没户籍买不到盐。
找村长买盐不但要说一堆恭维的好话,她家买盐比别家贵出两三成。
上次下山周诚送了两斤粗盐,足足吃一个冬季,现在盐罐子见底了。
许根生点了点头:“嗯。”
次日天边泛起鱼肚白,父子四人扛着山货刚出门。
蒋氏揉着右眼窝说:“我这右眼皮跳个不停,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要不等一等,明日再去。”
“你这老婆子,大早你催着我起,让我早去早回,这会儿要出门了又让我们明日再去。”许根生嘀咕。
“能有什么事,这样,我跟老三去,老大老二待家里帮你干活儿总行了吧。”
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