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玄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并没有太过意外,他早想到胡亥不会那么轻易服软的。
不过,经过这次嬴政的教训,暂时胡亥是不敢有什么其他想法了。
至于赵高被一起赶了过来,这个赵玄也真没想到。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赵高现在有父皇压着,应该不敢有什么想法,反正也还有点利用价值!”
按照赵玄原本的打算,是准备找个机会弄死赵高的。
不过看他现在还有点利用价值,不如先榨干之后再说。
正好,自己明年开春之后,就准备扩大造纸工坊,顺便活字印刷术也可以一并推出。
赵高的书法,在大秦还是比较出名的。
正好缺一个刻字模的工具人,赵高被派过来正好。
对于赵玄的安排,赵高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和赵玄之间的争斗,以胡亥的失败告终哪天,赵高就知道,自己输了。
现在虽然被贬,最起码还能保住小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另一边的淳于越也没能闲着,赵玄将经过修改之后的千字文,拿给了淳于越,让他负责抄录并教导小原庄的孩子。
“公子文采斐然,这篇千字文堪称绝世文章!”
淳于越拿到千字文之后,便是迫不及待的熟读两遍。
千字文通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条理清晰,虽然没有多少深刻的含义,不过用作孩子的识字启蒙读物,简直不要太合适。
“以后,这千字文就作为学堂的教材,务必让学堂的孩子早日掌握!”
“公子放心!”
淳于越离开后,赵玄开始考虑起了学堂的事情。
在这个时期,上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些儒生开设的学堂,想进去学习,要求十分苛刻。
首先光是昂贵的束脩,就挡住了最底层的贫困百姓。
除此之外,老师收弟子,还有许多要求。
甚至有些比较看重身份的儒生,弟子若是无姓无氏,不收!
姓氏这种东西,放到后世人人都有。
但这个时候,姓和氏,只有那些贵族才配拥有。
赵玄深知,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