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过晌午,暖煦而热烈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寿州榷场的每一寸土地上。此时,这片热闹非凡的场地内人群熙攘依旧,喧闹的声浪如同潮水般此起彼伏,回荡在四周的空气中。寿州知州杜宁熙和宋淮南西路安抚使刘文昌皆身着朴素的便服,悄然混迹在人群之中,一路低调地步入榷场,若不仔细端详,他们与寻常百姓并无二致。他们身后仅仅跟随着两三名贴身侍从,同样衣着简素,神色警惕却又尽量不引人注目,脚步轻盈而谨慎,生怕因一丝异样而暴露身份。
他们的身影悄然融入人群,起初并未引起旁人的过多关注。周围忙碌的商人们依旧沉浸在各自的交易之中,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然而,杜宁熙那虽着便装却难掩的沉稳气质,以及刘文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深邃目光,还是让一些敏锐的人隐隐觉得这二人有些不凡。但在这鱼龙混杂的榷场,众人也只是心中暗自揣测,并未声张。
杜宁熙神色凝重,目光看似随意却又精准地扫视着榷场的各个角落,那眼神似在不动声色地审视这一方特殊之地的商贸秩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仿佛能从这热闹喧嚣的表象下洞察出潜藏的隐患与机遇。刘文昌则面带思索之色,深邃的眼眸紧紧盯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货物,心中或许正暗自权衡着这其中纷繁复杂的经济与军事意义,这些看似普通的商品交易,在他眼中却与国家的安危和发展息息相关。
行至南宋的丝绸摊位前,杜宁熙缓缓伸出手,轻轻捻起一匹色泽艳丽、质地柔软的锦缎,随后将其对着光,微微眯起眼睛查看其质地,阳光透过锦缎的缝隙洒下,映出他脸上专注的神情。与此同时,他微微侧身,凑近刘文昌,用极低且只有彼此能听见的声音交流着,声音虽轻,却透着对地方事务的熟稔与关切,似在深入探讨这丝绸贸易背后所牵扯的税收与民生关联,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作为一方父母官的责任与担当。而刘文昌的目光却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不由自主地被不远处金国的兵器展示吸引过去。只见他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毕竟在这看似平和的商业交易之下,实则暗藏着南北对峙的紧张局势。那些冰冷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阴云从未真正散去。
刘文昌沉稳地拿起一把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