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恶毒女配沉浸式被舔 > 第111章 对不起我有罪,请跳过(1/3)
    忙着写论文没时间写小说,为了全勤把资本论节选了两千字拿出来充数,对不起大家,请跳过这一章节,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呜呜呜呜,洋柿子也有罪,非要今天补齐字数……

    《资本论》第二章 “交换过程” 要点

    商品交换的前提与矛盾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天生带着一种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作为使用价值,商品千差万别,能满足各式各样的具体需求,像衣服用来蔽体保暖、面包用于充饥;可当作价值时,所有商品又在质上等同,都凝聚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仅在量上有差别,这一矛盾促使商品必须进入交换领域去解决。

    商品所有者手中的商品,对自己而言,使用价值是多余的,他渴望实现其价值;而对于他人,这件商品的价值并不重要,别人看重的是它能派上什么用场,也就是使用价值,这种 “自我矛盾” 是交换过程的源动力。

    交换的发展历程

    最初,交换是偶然、个别的行为,原始部落偶尔剩余一点猎物,和临近部落多余的谷物简单互换,此时交换带有极大随机性。随着生产力进步,剩余产品增多,交换变得经常化,有了固定的时间、场所,形成集市,人们带着各类物品来寻找契合的交易对象。

    物物交换阶段,交易匹配困难重重,比如有羊的人想换布,但有布的人却想要粮食,交易链条难以接续,这一困境呼唤着一般等价物的诞生。慢慢的,某些大家普遍乐意接受、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保存的商品,像贝壳、牲畜等,开始充当一般等价物,交换由此顺畅许多。

    货币的产生

    交换不断拓展,地区与地区之间商贸往来频繁,不同部落、社群选用的一般等价物五花八门,不利于大规模、远距离交易。贵金属金银脱颖而出,因其本身稀有、美观、耐腐蚀、易分割熔铸等天然属性,逐渐在更广阔范围确立起一般等价物的地位,货币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公式简化为 “商品 — 货币 — 商品(w—g—w )”,前一个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是卖的过程,实现商品价值;货币再到后一个商品的转化,是买的过程,获取使用价值。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使得整个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