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婉脸色一沉,正要说什么,外头已传来通传声:\"镇北侯府的人到了!\"
苏棠最后照了照铜镜,确认仪容得体,这才施施然往外走去。身后传来苏婉咬牙切齿的声音:\"好个巧言令色的丫头!\"
正厅内,宾主已经分列而坐。周老居上首,身后站着一位管家模样的老者,看起来稳重可靠。下首则是苏远山与庶母。
\"来了?\"见苏棠进来,苏远山招手示意她上前。
苏棠福身行礼:\"女儿见过父亲、母亲,见过周伯父。\"
\"好好好,\"周老笑呵呵地打量她,\"果然是个好孩子。老夫这次来,是代镇北侯府正式提亲的。\"
他转向那管家:\"老周,把东西拿上来。\"
那管家立刻让人抬上几个锦盒。周老亲自打开,取出一封信笺:\"这是沈珩亲笔写的。\"
苏棠接过信笺,只见上面笔力遒劲,字字方正。内容很简单,只说愿结连理,望能白头偕老。虽是寻常提亲措辞,却透着一股刚直之气。
\"这是定亲信物,\"周老又取出一个玉盒,\"是沈珩特意挑选的。\"
打开玉盒,里面躺着一支白玉簪。簪身浑然天成,簪头雕着一朵寒梅,栩栩如生,暗合边关风物。
\"好一支玉簪,\"庶母忍不住赞叹,但很快又话锋一转,\"只是边关苦寒,这样精致的物件,怕是没什么用处。\"
\"夫人说笑了,\"周老不紧不慢地道,\"边关虽艰苦,但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沈将军这些年经营有方,光是互市一项,就让边关百姓富足了不少。\"
\"是啊,\"苏远山接过话头,\"我听说镇北侯府的生活并不比京中差。更何况,以沈将军的功勋,迟早要回京任职。\"
庶母还要说什么,苏婉已经走了进来:\"父亲、母亲。\"
\"来得正好,\"庶母拉住她的手,\"你也来看看这玉簪。\"
苏婉走近,假意赞叹几句,眼神却一直在苏棠脸上打转。前世此时,这支玉簪是谢家送给她的。如今物是人非,她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既然双方都没意见,那就定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