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珣一开始就知道她这次需要面对的质疑。

    这是一项所有人都敬而远之的苦差事,这才是皇帝和臣子们放她离开京城的原因。

    但是她需要的就是质疑。

    不同的声音越多,她安抚下这些声音之后,才会有越多的人臣服。

    果然,她这一句话落下,大家都有些沉默。

    他们都知道这次他们捡了大便宜,但是便宜哪是那么好捡的。

    困难,也是正常的事情不是吗?

    贺期泽又问:“那九大偏科呢?”

    “九大偏科并不影响你们正常的成绩。”

    “那设置这项考试的意义是?”

    “你既然参加了考试,就该知道九大偏科的是什么。”

    “农事、军器、畜牧……”

    郑珣听他们说完,才道:“意义就在于他们本身。”

    这个时代,所有的技能都是私传,每个行业需要的人才都良莠不齐。

    但是郑珣需要为战争做准备,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去保障朝廷的运转和百姓的生活,所以偏科择取的都是专业人才。

    她当然知道,会去学这些东西的人不在书院,但是时间太短,她必须先选一些先用着。

    这一次的择取,会让百姓们知道,九大偏科也会是一条出路,如此才会有人去学,三年后正式科举,就会有更多专门为九大偏科而来的人。

    贺期泽激动道:“可是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才得到一个科考的机会,偏科偏科,不过是旁门左道,有人却能通过这些旁门左道获得我们努力那么久的成果,这何其不公?”

    郑珣看向他:“不公?你们以为九大偏科很简单?”

    他们以为经义策论很难,实际上九大偏科的内容才最难。

    梧州书院是大雍最顶尖的书院之一,这里有半数的学生,若是参加科考,半数人考个秀才回来不在话下。

    但是他们对于偏科所考的内容一窍不通。

    所以,郑珣也是赌运气,看能不能捡到宝。

    能捡到最好,不能也再正常不过。

    在考试结束的那一刻,她就从系统那里知晓了他们的成绩,通过九项偏科考试的,拢共加起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