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 第223章 贾诩计成(2/3)
没想到,在袁绍军到达的当天,刘备军主力立即急行军八十里,从聊城附近的营房,直接前往了前线。

    这个在古代几乎不可能的行军速度,在顾南行精细到每个人的安排下才得以完成。

    当然,此前额外修的更大的营垒,以及作为掩人耳目用的撤军用的后备营寨,以及路上的兵站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些兵站里堆积的柴火和食物都发挥了极佳的作用保证士兵们在行军之后不会太累,也不有过多无法治愈的损伤。

    这闪电一般的行动真的是骗过了袁绍军,让他们以为自己面对的只是一股一万多人,在前线扎营的刘备军。

    徐晃面对敌人大军自然也是选择了后退,抛弃了灵县之外十里的营寨,后退向三十里之外的第二营寨。

    这在东汉末年也算的上是常规战术,营寨对于数量不多的军队是极佳的防御据点,于路上修几座营寨,从敌营到己方城池保全退路,实在是太过常见。

    袁绍的探马自然也了解这么一座营寨,昨日探访,也只知道其中有大概三千骑兵在其中休整,算是为徐晃军提供掩护。

    所以,袁绍的大军是步步为营的向着徐晃军追了过去,打算一路衔尾追击,直到追到灵县,实现对刘备这支部队的包围。

    毕竟按照袁绍军中谋士的意见,这军营部署极为得法,营与营之间相去三十里,恰好是大军行进的最难受节点。

    可以进更多,那就必须要与他们守营的军队大战一场。可行军三十里之后,如果不马上扎营,这天色渐晚,士兵们劳累过度,一旦没攻寨成功反被夜袭,那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反过来要是不进攻,这就给了敌人休息的时间,让敌人第二天还可以继续撤退。

    己方骑兵进攻,那就不得不面对对方骑兵和步兵一齐攻击的结果,袁绍可是舍不得。而且哪怕是遇到这样的阻击,三十里的距离,也恰好可以让他们赶到,而不至于无防备的面对敌人进攻。

    可谁能想到,这些全部都是障眼法呢?

    刘备军根本就没打算如此撤退,以保全这支军队,而是要他们在中途,和昨日行军到前线的刘备军精锐汇合。

    然后掉头和袁绍军展开一场正面的对决。

    贾诩看着预设